泉果无限对话
【泉果无限对话】是泉果基金特别推出的内部分享系列:邀请各个领域的行业翘楚分享洞见,跨界对谈,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启丰盛的“思想漫步”。
16世纪的大航海,开启了全球化时代,21世纪的星际大航海,又将把人类文明带向何方?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曾说,太阳不过是一颗晨星。
近日,东方空间联席CEO姚颂亮相泉果基金线上内部分享会,与泉果基金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了他的“星际物流”梦想。他表示,东方空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打破星际壁垒,打通宇宙的物流与人流,成为“全球1小时安全抵达”的新时代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姚颂被MIT(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称为“创新勇者”,2016年,刚满23岁的他联合创立深鉴科技,并担任CEO。该公司于2018 年以 3 亿美金价格被全球芯片领军企业赛灵思(Xilinx)收购,并成为中国 AI 领域第一家实现退出的创业企业,也是清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以来首家实现转化与回报闭环的企业。

姚颂曾以创业家身份被评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还曾获得福布斯“亚洲 30 Under 30” 等荣誉。
此外,他还担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前经纬中国投资合伙人,SEE Fund 创始合伙人,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大额捐赠人,亦是国内商业火箭领域唯一具有科技企业创业经验的 CEO。
姚颂表示,深鉴的成功其实只是整个中国学术能力、科研能力迅速上升的一个缩影。他于2021年加入东方空间担任联席CEO,并表示“中国的世界地位和经济发展程度需要我们在航天领域做出与之匹配的成绩”。
在与泉果基金的内部分享中,姚颂提到,目前科技行业处于三大周期的上升期叠加阶段,对于商业航天是非常好的机会。
中国工业正在从低端制造走向高端创新,国内的科研经费增速大幅度超过GDP增速,相关领域的海外归国顶尖人才数也在快速上升。中央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的全口径科研经费在2000年大概是864亿人民币,到了2021年增长到了20000多亿,达到了年化14%的增长。
中国也正在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者,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提出强化发展航天航空科技等多项科技领域。
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其中提到:
建设商业发射工位和商业航天发射场,满足各类商业发射需求。
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研究制定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促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扩大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和服务范围,推动重大科研设施设备向商业航天企业开放共享,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参与航天重大工程项目研制,建立航天活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商业航天企业有序进入退出、公平参与竞争。优化商业航天在产业链中布局,鼓励引导商业航天企业从事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转移转化。
在中国商业航空的发展策略上,姚颂分享了自己总结的【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
在【横向框架】中,姚颂认为商业航天不同于互联网逻辑,应该是“服务国家”、“市场原则”、“航天技术”三大核心要素的有机结合;
【纵向框架】是一个关于时间维度的框架,需要在短、中、长期,有规划地解决不同时期的核心问题;具体在东方空间的发展上,他认为短期需要解决技术和融资问题;中期要找到客户和保障发射场工位;长期则要制定战略和突出公司使命。
姚颂把东方空间定位为一家“物流公司”,只不过,相对于现在的物流公司专注地球内的运输模式,东方空间做的是依靠火箭实现星际间的人和物的运输。在未来,东方空间将探索太空旅游和全球1小时安全抵达的可能性。
姚颂表示,中国强大的基础工业能力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长远发展的核心能力来源。中国现有的制造业、汽车、重工、海上风电行业的强大的工业能力,都能够应用到航天领域。比如,海上风电行业中的风电塔筒的运输技术就已经很成熟,有机会应用到火箭运输领域。
如果中国在制造业这样大的工业领域里面做到世界第一,那么中国的商业航天一定有机会超过马斯克、超过Space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做到世界第一。虽然这条路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