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心泉意
“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烦恼的问题都需要跨学科方法来解决,人们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工具箱,工具箱内的工具是源自不同学科的关键思想,这些思想在不同的维度上相互关联和呼应,串联起这些思想的就是‘一致性原则’。”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硅谷金童马克·安德森如何使用“一致性原则”去构筑自己的深刻洞察力,从而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意工具包。
【点击链接直达文章】
今天,我们将全方面论述“一致性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1】
“一致性原则”构筑
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箱”
【2】
使用“一致性原则”的人
被称为“狐狸思想家”
【3】
传统社会需要“刺猬”
现代社会更爱“狐狸”
【4】
成为“狐狸思想家”的
训练方法
1
解决复杂问题
需要“一致性原则”

迈克尔·莫布森
Michael Mauboussin
具有金融行业35年从业经验,现任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全球一致性”研究主管,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作为格雷厄姆投资哲学研究专家,他在哥大任教的课程“证券分析”,就是基于本·格雷厄姆20世纪20年代开设的“证券分析”的衍生课程。
“一致性”一词最早由生物学家威尔逊(E.O.Wilson)在1998年提出,他当时出版了科学专著《一致性:知识的统一》,描述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合趋势。
在这一基础上,金融学家迈克尔·莫布森衍生出名为“一致性原则”的方法论,指“从不同学科提取并融合关键思想,以应对现代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莫布森认为,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使用“一致性原则”的范例。
迈克尔·莫布森的“一致性原则”
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箱”
【1】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烦恼的问题都需要用跨学科方法来解决。
【2】为解决这类问题,更好地思考这个世界,需要非常完整的工具箱。
【3】 “一致性原则”是组建“工具箱”的方法。
Step 1:
工具是源自不同学科的关键思想
Step 2:
这些思想在不同维度上相互关联
Step 3:
用“一致性原则”串联这些思想
Step 4:
串联起的思想组成“工具箱”
【4】面对特定问题时,可选择工具箱中的一组工具来有效解决问题。
【5】为了推动未来科学的进步,需通过“一致性原则”将不同的学科结合在一起。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洞察复杂投资问题的本质
芒格说,心理学表明如果你只会使用一两种思维模型,你将不得不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为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知识模型,即多元思维模型。
芒格“多元思维模型”工具箱包含如下模型:
【1】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
【2】数学的复利模型
【3】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
【4】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
【5】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芒格定义工具箱的作用:
【1】更好地理解那些影响潜在投资公司的因素的相互联系。
【2】揭示出更隐秘的情况,即“波浪效应”或者“溢出效应”。
【3】这些因素联合起来会创造或好或坏的巨大的Lollapalooza效应。
* Lollapalooza效应指那些互相强化并极大地放大彼此效应的因素。
芒格剖析工具箱的本质:
【1】首先这套方法基于一个现实前提:“投资问题本质上极其复杂”。
【2】工具箱(广谱分析法)有别于传统“调查”, 是对投资问题的深入“科学研究”。
【3】这有别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分析方法。
2
狐狸思想家
vs
刺猬思想家
莫布森把使用一致性原则的人称为【狐狸思想家】。与之相对的概念,则是【刺猬思想家】。
“狐狸”和“刺猬”的比喻,最早来源于古希腊预言,后来这一比喻被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广泛使用。
古希腊有句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哲学家伊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把这个寓言改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哲学故事——《刺猬与狐狸》,提出了“刺猬思想家”与“狐狸思想家”的比喻。

伊赛亚·伯林
刺猬思想家追求一元论
狐狸思想家承认多元论
【刺猬型思想家】
追求一元论
他们在观念与生活方面强调某个中心理论的存在,将这个唯一性的真理贯彻于万事万物,非此则觉得没有意义。恰如刺猬一样,凡事都以一招应对:“竖起它那满身的刺儿”。
【狐狸型思想家】
承认多元论
他们不相信世上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他们体察世间万物的复杂微妙,获取各种经验与对象的实质,恰如狐狸遇事之灵活花巧、机智多变。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2017年的新生典礼上也提到了狐狸和刺猬。

苏必德
刺猬是聚焦镜头
狐狸是百科全书
【刺猬是个聚焦镜头】
“刺猬”透过一个强大的思想框架
观察并思考这个世界;
它的思维方式是:
坚持一种普遍原则,
万事万物都用一种理念来解释。
【狐狸是部百科全书】
“狐狸”知道许多事情,
会根据现状去参考大量的想法和经验。
它的思维方式是:
从多个维度出发,
抓住看似不相关甚至矛盾的线索,
发掘它们之间实际的关联。
苏必德认为,马克思与安·兰德大致算“刺猬思想家”;而孔子、亚里士多德和富兰克林可能是典型的“狐狸思想家”的代表。他还列举了富兰克林人生中作为“狐狸思想家”的典型事例:
“作为一名发明家、政治家兼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有着狐狸般的才智。”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
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挑战,富兰克林总是通过发明东西来应对,比如富兰克林意识到电的破坏力,就发明了避雷针;他中年视力障碍,就发明了双光眼镜;他发现壁炉烟味大,就发明了“富兰克林炉”——少烟的室内采暖炉。
作为外交官,富兰克林也是个灵活的政治家(狐狸般的策略):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通过向群众传播启蒙思想,表达自己的深刻见解,赢得了法国政府的支持。
“富兰克林也非常愿意改变他的想法,比如晚年接受了废奴主义。”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
3
从刺猬到狐狸
标志社会的“现代变迁”
其实,在古希腊的寓言中,刺猬是最终的胜利者——刺猬只要竖起满身的刺,狐狸纵然诡计多端也吃不掉刺猬。但在现代社会中,鼓励大家成为“狐狸思想家”则成为主流观点。
迈克尔·莫布森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
“ 我认为在金融行业,
‘狐狸’往往更具可塑性。”
来源:2022年1月晨星(Morning Star)访谈

菲利普·泰特洛克
政治科学作家
“ ‘狐狸’优于‘刺猬’。
‘狐狸们’对宏观计划保持怀疑态度,
并且愿意将各种信息组合在一起。
他们对自己的预测能力不自负不固执。
他们是谦虚、有批判性、消息灵通
且思维活跃的思想家。
‘狐狸’就是最好的预言家。”
来源:《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

苏必德
耶鲁大学校长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狐狸’,
他们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
希望你们像富兰克林、默里、霍珀
和许多其他的‘狐狸’一样,
以广泛而灵活的方式开拓思维,
学会成为谨慎的思考者,
具备批判的思维并获得知识。
正如耶鲁的愿景:
改善当今世界和未来。
我相信,在变成‘狐狸’的过程中
你们会收获巨大的幸福和成就。”
来源:《像狐狸一样思考:耶鲁大学迎新典礼演讲》
各界的学者们认为,这种从鼓励“刺猬”到鼓励“狐狸”的变迁原因是,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问题性质发生了变化。
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万维钢,在《智识分子》中提到了当下世界的三个趋势,第一个就是“世界越发复杂”,解决复杂的问题需要“狐狸”式的思维。万维钢提出,传统社会鼓励大家成为“刺猬”,是因为传统农业和传统制造业流水线需要人们在日复一日重复单纯技艺的过程中,寻找“匠心”意义;然而,现代社会以服务业为主,就增加了工作中对“创意”的要求,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拥有“狐狸”式的复杂思维。
美国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也提出:
“传统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知识的确定性’,需要刺猬式专家来学习固化的知识,所以并不鼓励像狐狸一样东张西望的人——样样都通,样样稀松。”
但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知识处于学科间的交界地带。知识本身在频繁更新,确切的答案越来越少。如今,学习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知识不再是答案,但它是通向答案的钥匙,而“狐狸”更容易获得这枚钥匙。
4
如何成为狐狸思想家
成为“狐狸思想家”的方法之一就是广泛阅读。这也是莫布森最提倡的。他建议投资者,不仅需要阅读必需的商业和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无论是心理学、科学还是文学,确保“狐狸们”有能力用更宽广的视角来思考这个世界。
芒格也提到过通过阅读构筑“多元思维模型”的优势:
“跟已故的伟人交朋友,这听起来很滑稽,但如果你一生都这样做,你会受益匪浅。”
莫布森同时提倡,要打造“狐狸型组织”,即具有这种“一致性原则”的积极开放的组织。它意味着在组织中创造一种环境,让成员乐于提出不同的想法供大家讨论,来帮助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视角再次验证现有想法。
莫布森将“狐狸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归纳如下:
不仅乐于接受不同观点,
而且主动寻求不同观点。
下期预告
在下一期中,我们将进一步为大家介绍成为“狐狸思想家”更复杂的办法。“狐狸思想家”是伴随着解决现代社会“棘手问题”的困境而被提倡的理念,因此我们将解析“棘手问题”的几个特点:
【1】问题没有清晰定义。它不像高考数学题那样给你写明了各种条件。
【2】问题没有终极答案。永远都别想彻底解决它,它可能会一直存在。
【3】解决方法不分对错,只分好坏。而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能自己判断。
【4】应对措施不会立即看到终极结果。你也许根本不知道它是否有效,也许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5】这个问题很可能只是一个更深的问题的症状。整个局面盘根错节,可能没有根本性根源。
【6】很多利益相关方想要的解决方向各不相同。
此外,我们还将简单介绍莫布森在面对“棘手的投资问题”的量化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Michael Mauboussin: Finding Easy Games》Morning Star 2022.01.25
《复杂世界和狐狸思维》万维钢
《像狐狸一样思考:耶鲁大学迎新典礼演讲》2017年
《狐狸与刺猬——专家的政治判断》,菲利普?E?泰特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