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无限对话 | “情绪说了算”!世界级华语“创意天王”的秘籍
2022-12-08

泉心泉意

古希腊有两个演讲家,第一个人讲完后,大家都夸他讲得好;第二个人讲完后,人们说的是,“走!咱们去跟敌人打一仗!”

——大卫·奥格威

*封面图来自可口可乐广告片《可乐里的快乐工厂》(Happiness Factory),毛绒绒的可爱生物Love Puppy正在热情拥吻,它们还会充满爱意地亲吻每个可乐瓶,传递爱与快乐。


“好创意,情绪说了算!

好广告的评判标准,就是看它能否和人脑实现有效沟通。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不论是广告策划,还是日常沟通,大多数人常常只想着要输出大量内容,却很少会想到,人们看完这段内容后是否会产生情绪的改变。”

上述思考是“创意天王”吴凡在【泉果无限对话】内部分享时提到的。

他说:“人并不是天生喜欢思考的,其实我们是下意识地跟着情绪走。只有触发了情绪,大家才能有印象,有了印象,才会去行动。而且情绪无国界,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

吴凡在广告行业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业内都称他为广告天王,他完整经历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品牌概念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他也是“4A广告大满贯”——曾在奥美、盛世长城、李奥贝纳、上海阳狮都担任过首席创意官或核心高管,他还是“行走的摘金机器”,连续两年被Campaign Brief评为“中国香港顶尖创意人第一名”,斩获了世界广告业含金量最高的奖项——Cannes Lions(戛纳金狮奖)、Clio、OneShow、D&AD、ADFEST、Spikes Asia、香港4As金帆全场大奖、中国广告长城奖全场大奖、龙玺户外全场大奖等无数大奖。

但吴凡并不认为这些荣誉对广告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他说——“对创意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和一腔热血。”他形容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儿童,办公室里有十几个柜子放着玩具,另外二十几个柜子里放着书。

吴凡的独特魅力来源于他的幽默与别出心裁——他用翻拍电影的方式代替演讲,甚至亲自出演了广告版“鱿鱼游戏”,穿上蓝色连衣裙男扮女装,或是扮成一个被蛇咬伤的山顶洞人……这些都是吴凡调动受众情绪的“信手拈来”。在泉果基金的内部分享中,吴凡则化身“广告DJ”,以打碟的方式,给大家分享了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广告案例,他说——“我的干货不靠讲,大家不用听那么多道理,直接打开感官,感受就可以了。”


吴凡 蓝色光标首席创意官


以下为吴凡在泉果基金的分享实录节选:


我在广告行业差不多30多年了,很早就出道了,差不十几岁就入行了。

做广告,其实我的干货可能不能单靠语言和逻辑表达,要靠感受,所以我带来很多视频和大家分享。今天大家可以把我当成一个“广告DJ”,我会让大家不停地看广告,当然同时我也会辅助讲解一些背景。大家不要有压力,也不需要做笔记,全心去感受就好了。


01

2010年开始,我发觉国内的广告宣传,经常能够影响到整个亚洲。怎样把中国的温暖、温柔……这些美好的概念传播到世界?是我现在思考的课题。

我差不多是2004年或2005年来到内地,之前我是在中国香港。那时候中国广告业还处在初期阶段,还在从国际广告实践中吸取经验。当时的广告人经常会拿国外的广告示例,修改一个中国的版本就在中国播出了。当时经常觉得自己的很多点子都受到国际上其他人的影响,但我发觉最近这10多年来,情况慢慢变了。

2010年开始,我发觉国内的广告宣传,经常能影响整个亚洲,因为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了。尤其最近这几年国内的广告水平更是不断提升,并开始出海,要把中国的品牌带去国外。



大家会看到,这10年的情况,和20多年前相比,是倒过来的,以前是海外品牌进来,在我们这里打广告;而现在是,我们要带中国的品牌出海。这也是我现在主要在做的事情。

出海的时候怎么把一些中国品牌的故事传播出去?怎么把中国的温暖、温柔、美好等这些概念带出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在这方面,不同的广告公司有自己的方法论,比如代言。但出海是不是用流量明星就可以了呢?我分享一下作为广告人的思考。


02

什么样的广告是好广告?

我之前用的标准是“7+ Scoring Scale”。我们评估时会把广告分成10个档位。


图1.  广告评估的10个档位
来源:吴凡泉果基金内部分享资料

当这个广告可以达到6分或7分时,说明你的点子开始产生影响力;到了8分以上,广告就可以重塑观念、改变世界,所以你看每年戛纳选出来的很有影响力的广告,它们不单单是推广产品和品牌,同时包含着改变世界的愿景。

改变世界听起来很伟大,不过大家不要担心,我今天其实不是来讲那么伟大的东西,我们来回归决策的最本源——人脑。


03

广告最关键的评判标准是——能否跟人脑实现沟通。

我们先了解一下人脑。我们人类的行为是理性说了算,还是情绪说了算?

其实人并不是天生喜欢思考的,我们是跟着情绪走的动物。

知名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人类的认知还很狭隘。当在野外遇到毒蛇,如果用理性思考模式,人会想,我面前这条长长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还会动,应该是某种动物,它还没有脚,而且还有黄黑斑纹,没准是蛇。但很可能在理性思考的同时,这个人已经被毒蛇袭击了……而如果用情绪判断模式,则会简单粗暴:“我丢,跑啊!”

由此可见,我们人类的行为,情绪说了算。用大脑理性思考会太慢,用情绪反应则会更快、更准、更有效!

这点在广告行业很重要,因为人不会分析很久,而是凭感觉和情绪做决定。只有当触发情绪时,人才会有印象,其实我们做广告就是让你先有印象,这样你才会行动,去购买或者去做一些其他事情,这个是很关键的。

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件事情?

因为说实在的,大家可能在看广告,或者策划广告,或者日常沟通时,很少会想到,人家看完这段内容后是否会产生情绪的改变,大多数人常常只想着要输出大量内容。

所以再一次强调,安东尼奥证明,实际上是我们的情绪几乎完全控制我们的想法和决定。


图2.  知名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
来源:吴凡泉果基金内部分享资料

这对咱们国产品牌的出海也很重要,因为情绪是无国界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


图3. 情绪的种类
来源:吴凡泉果基金内部分享资料


04

情绪有很多种,广告也因此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下面会进入比较开心的环节,我会从浪漫、内疚、挑衅、快乐等情绪角度,通过广告示例来阐述“情绪说了算”,大家不用听那么多道理,直接打开感官感受就可以了。


01 浪漫

铁达时腕表广告《天长地久》

(1992年)

点击观看视频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是铁达时腕表在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广告词,它源自广告才子朱家鼎之手,也就是钟楚红的老公。

30年前的广告,现在看起来,虽然画质模糊,但仍然回味无穷,而且影片是基于一个壮烈凄美的真实抗日故事。

当时我看完这个广告,就说我一定要做广告。因为它非常独特,一般情况时候先有电影,再有广告,而这个天长地久的广告是先有的广告,之后又翻拍了电影。

 背景资料

朱家鼎团队围绕铁达时手表古典、怀旧特点,选用电影化的表现手法,通过“战争与爱情”的题材视角赋予品牌更多的情感魅力。周润发与吴倩莲主演的“铁达时空军篇”让铁达时名声大噪!在当时的中国香港可以卖到一两千块一只,媲美当时的国际品牌欧米茄。

该广告题材在1996年被拍摄成电影《天若有情III烽火佳人》,女主也是吴倩莲,男主是刘德华。

香港公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学者刘文英评论说,这个广告系列除了在商业宣传上成功,亦为观众留下回忆及精神价值,是经典广告成为社会文化元素的典型例子。


02 内疚

央视公益广告《关爱老人:打包篇》

(2013年)

点击观看视频

“他也许忘记了很多事,但没有忘记爱你。”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作品,在过年期间,做的关怀老人的公益广告。当时在央视循环播放,后来央视收到一封信,是一个男生在外打工,七年没回家,有一天他在面店吃面,看到了这则广告,决定回家看看。

我觉得一个广告能产生这样的影响,还是很开心的。

 背景资料

该广告由盛世长城创作,由香港著名广告导演侯仲贤执导。

广告灵感来自真实生活经历,时任盛世长城创意总监的吴凡被这段创意中的“眼睁睁看着他父亲一点点,一点点地就把自己给忘了”深深触动。拍摄团队走访和调研了许多有着“失智老人”的家庭,经过多轮的策划和沟通,全片以纪录写实的风格,通过儿子站在镜头前诉说他的父亲的种种行为表现来贯穿脚本。

央视自2013年2月播出这支广告后,转载评论量迅速突破50万。并于2013年戛纳创意节上打动数十个国家的评委,在影视类别中获第60届戛纳创意节铜狮奖。


03 自由

Burberry《开放空间》(Open Spaces)

(2021年)

点击观看视频

“每件衣服都有它与生俱来的自由”

这是Burberry最近做的广告,他们的目标受众是这一代的年轻人。而这代年轻人受互联网跟社交媒体的影响,其实个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再加上疫情居家不能出去,所以他们的愿望是有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这个广告参考了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中飞行的感觉。

 背景资料

4个年轻的伙伴,在英国乡村被一阵神奇的微风席卷,摆脱重力的束缚,飞翔在金色麦田、茂密深林和清澈湖面上。

自从Thomas Burberry在1888年发明了华达呢面料并设计出标志性的外套,Burberry一直在鼓励人们拥抱户外,就像他的那句名言“每件Burberry都有与生俱来的自由”。

随着疫情封闭后的世界再次开放,这一广告以年轻的视角、梦幻般的镜头,庆祝自由和探索精神。

主创团队Megaforce说:“我们很高兴许多人说,这让他们想起了梦中经历的事情。这正是我们的目标。”


04 挑衅

汉堡王:世界和平日“麦皇堡”

(2015)

点击观看视频

抛开汉堡之战来做个麦皇堡。

我们看看怎么用挑衅这种情绪。

其实在广告界,挑衅最厉害的是汉堡王。最经典的是在“世界和平日”的营销。

借着“世界和平日”这一概念,汉堡王在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主流媒体上刊出公开信,呼吁麦当劳在和平日这一天,抛开“汉堡之战”,联合打造一个融合了麦当劳巨无霸和汉堡王皇堡的和平“麦皇堡”(McWhopper),收益将捐给公益组织。

其实大家都知道,媒体要有东西讲,公关要制造话题。

所以,汉堡王很聪明的,借用“和平日”的概念,挑衅麦当劳。麦当劳肯定是不参与的,它高冷地拒绝了,但是汉堡王用个和麦当劳的“麦皇堡”的提议,就可以借力推广自己。

 背景资料

“比较式广告”,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挑衅”竞争对手的方式进行自我营销。

在和平日合作“麦皇堡”,这一很有挑衅意味的提议瞬间引起疯传,并不断发酵升级:从猜测麦当劳如何回复,到批评麦当劳的高冷拒绝,到三家其他汉堡店加入,到成千上万的用户自发DIY“麦皇堡”,再到“麦皇堡”快闪店登场……彭博评论说,这是一场完美的“游击营销”(Guerrilla Marketing),即通过出人意料的奇袭引起互动推广产品。

用创意团队的话讲,“我们为每一个可能发生的事件制定了计划,无论是否平淡,他们的反应都只是鞭打已经在狂奔的野马。”

整个营销最终获得近90亿次曝光。

这一营销案例在2016年戛纳国际创意节上,横扫各个奖项,赢得了包括平面与出版和媒介类两项全场大奖在内的17项大奖。2017年,汉堡王在戛纳电影节上被评为年度最佳营销者。


05 快乐

喜怒哀乐,乐这件事情,有一个品牌在全世界有名了——可口可乐。我觉得连名字都取得超级好,可口可乐的中文名称设计者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他一直坚持“东情西韵”的设计风格。

关于可口可乐,我分享一个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片子。

可口可乐:《我想给全世界买杯可乐》

(1971年)

点击观看视频

我想给全世界买杯可乐并与之相伴。

这是1971年的广告片,基本上是全球播的。那段时间是越战时期,他们推出这个广告,希望全人类和平。让大家和解开心在一起的就是可乐,整个品牌一直在推广和平、爱和开心。

 背景资料

“我想给世界买一罐可乐”这支广告教全世界唱一首广告歌,成为前所未有的、最为流行的广告歌曲,也是电视广告史上巅峰杰作之一,而它的灵感来自于一次令人沮丧的机场滞留。

1971年,麦肯光明广告公司负责可口可乐的创意总监比尔·贝克(Bill Backer)因为伦敦大雾,飞机被迫降落在爱尔兰的香农,等待大雾散去。

贝克发现,过了一会儿,愤怒的乘客开始在机场咖啡厅中分享可乐和零食,调侃延误,开怀大笑。

“在那一刻,我以全新的眼光来看一瓶可乐……那些熟悉的话‘让我们喝杯可乐’,不仅仅是个停下来休息一下的邀请,它实际上是以微妙的方式在表达‘让我们彼此陪伴一会儿’。可乐作为所有人之间的那一点点共同点,提供了联接的纽带。”

贝克在餐巾纸的背面写道:“我要教这个世界唱歌。我想给这个世界买一个家,用爱来妆点它”( I’ve got to teach the world to sing.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home and furnish it with love),也就是这首广告歌词的骨架。

此时美国已经深陷越战泥潭多年,在当年的民意调查中,多数人赞成“立即撤军”。

贝克说,“很多人只是想着取悦消费者。我从来没这样做过,我一直想象着,我坐下来直接和他们交谈。”


可口可乐:《可乐里的快乐工厂》

(2006)

点击观看视频

可乐贩售机内部的快乐工厂。

可口可乐快乐创意的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快乐工厂。可乐喝进去真是有那种很嗨的感觉,但喝进去的体验其实已经拍很多了,怎么可以再提升?你喝进去的可乐里面是不是也有故事?这一套营销做的很厉害,还有配套的mini电影。

 背景资料

故事情节是一个年轻人将一枚硬币放入可口可乐自动贩卖机,这将我们带入了机器背后的神奇世界,包括各种壮丽的奇幻场景和古怪生物的奇妙组合。当硬币滚下瀑布时,“幸福工厂”的工作人员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幸福装进瓶子里。可爱的亲嘴怪会和瓶子吻别,企鹅科学家会送出一个雪人来冷却饮品。最后可口可乐在军乐队、拉拉队和绚丽烟花的护送下来到贩售机的出口。

整个短片都在说,可乐是在一个灿烂而快乐的地方生产的,这是快乐的配方。

该短片由Psyop&WiedenKennedy制作,自2006年推出以来,“幸福工厂”已成为可口可乐公司测试过的全球评分最高的广告。该广告现已在100多个国家播出,获得了众多广告行业的赞誉,包括在2007年戛纳广告奖中获得“银狮奖”,在2006年Epica奖中获得“大奖赛金奖”,最近还获得了黄金时段广告的提名美国的“艾美奖”。


图4. 《可乐里的快乐工厂》分镜
来源:网络

可口可乐:《真正的魔法:鬼魂》

(2021年)

点击观看视频

每瓶可乐都有灵魂。

这是可口可乐2021年的作品。这一代人喜欢虚拟、奇奇怪怪的东西。所以,最近这只广告火了,他们连“鬼”都可以玩的。

其实里面的那个转折大家都会会心一笑,但重点是,它背后在讲,每一瓶可口可乐都有灵魂在里面,不单只是一个产品这么简单。

 背景资料

这个短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个鬼魂跨越现实,一起喝可乐的复古故事,为万圣节推出。

这是可口可乐新的全球品牌理念“真正的魔法”(Real Magic)的延续,这是可口可乐五年来首个新的品牌理念。因为魔术存在于意想不到的连接时刻,将日常提升为非凡。可口可乐希望通过一种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品牌,将人们聚集在一起。

该广告的设计公司DentsuMB UK的CEO提到:“我们希望,可乐不仅存在于故事中,而且可乐本身就是故事。”

客服热线
400-158-6599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00-17:30 (法定节假日除外)
客服邮箱
service@qgfund.com
扫码下载app
泉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Origin Asset Management.版权所有 沪ICP备 2022022209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19108号 本站已支持IPv6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订阅
APP
搜索